七月_新藥專題|阿茲海默症診斷和新藥商機蓄勢待發
Commentator: Shin Chung-chul, Director of Health Center, Ji-Pu Industrial Trend Research Institute
失智症是高齡化社會最大挑戰之一,抗失智更是全球人類最急迫且未滿足的醫療需求之一,阿茲海默症(Alzheimer Disease, AD)約佔失智症的6成,突破阿茲海默症治療窘境,新診斷和新治療正為解決阿茲海默症的發展露出曙光。目前認為阿茲海默症的病程緩慢,且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惡化,雖然其確切的發病機轉尚有爭議,但病患的大腦明顯萎縮,罪魁禍首可能為β類澱粉蛋白(β-Amyloid)和Tau蛋白等異常蛋白質在患者大腦堆積,造成腦神經細胞死亡,進而導致神經退化腦組織萎縮,且β類澱粉蛋白是阿茲海默症早期出現的病理特徵,早在發病前10-15年就可能出現,清除β類澱粉蛋白無疑對疾病進程有一定影響。阿茲海默症雖尚無根治新藥問世,但新藥發展已從治標走向治本,從過去以乙醯膽鹼酯酶、麩胺酸鹽受體抑制劑等症狀治療藥物,過渡到清除類澱粉斑塊,來延緩病情惡化,雖然阿茲海默症新藥開發仍緩慢進展,但隨著抗β類澱粉蛋白抗體核准上市、新的tau 蛋白、神經發炎或GLP-1等治療方案也漸露出新曙光,爲患者帶來新希望,並推動阿滋海默症新藥市場發展,阿茲海默症治療新藥已成為新藥開發熱點趨勢之一。